1950年,高岗到朝鲜看望彭德怀,问:毛岸英呢?他怎么不来看我?

前言

1950年10月,彭德怀到沈阳走马上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,高岗作为当地的负责人,以及志愿军后勤补给的负责人,请彭德怀吃饭,说是给他接风洗尘。

彭德怀:“免了吧,我现在火烧屁股,坐都坐不住,哪还有心思坐下来喝酒?”

高岗:“你这就不对了,任务再重,工作再忙,饭还是要吃的嘛!”

彭德怀笑着说:“高老板,毛主席让我有什么困难找你解决,你可不要嫌我彭德怀老向你伸手啊!”

高岗也笑了,说:“看你说到哪儿去了!请放心,中央的决定我老高一定照办。你们在前方流血,我们在后方流汗,一切都是为了前线。再说,我哪敢怠慢你这位彭大将军,你是有尚方宝剑的嘛!”

彭德怀

彭德怀:“莫开玩笑啰,军情如火,我真是坐不住呀!我看,这顿酒红还是免了吧?你的心意我领了。”

高岗:“那可不行,我要是不管你老彭一顿饭,有朝一日毛主席怪罪下来,说我冷落了彭大将军,那可吃罪不起。大将军举重若轻,临危不乱,喝点小酒算什么,走吧,喝两杯去。”

彭德怀正色道:“那你得答应我一条:我只吃肉,不喝酒。你莫要劝我,我喝了酒是要误事的,今天晚上还要会见朝鲜来的同志。”

高岗:“好好好,我答应你。你不喝,岸英可以多喝两杯嘛!”毛岸英从北京跟着彭德怀过来,将一起去往朝鲜战场。

几人一起来到高岗的住处,客厅布置得很喜庆,鲜花锦簇,客厅门两边还挂着一幅周恩来的诗词。客厅内部,墙上也装饰着一些画卷。

高岗

众人落座,菜很快上来,种类不多,但食材非常名贵,有熊掌、飞龙等。彭德怀看着桌上的菜,说:“你老兄的酒席我彭德怀是受用不起啊,还记得延安那一盆海参吗?你说能值一百斤小米,今天你这熊掌......”

高岗揶揄道:“你这个人总是爱在饭桌上发表议论,凡事都好较真!招待挂帅出征的大将军,总不能光用白菜萝卜吧!你不吃,岸英咱们吃。”

彭德怀拿起筷子:“都是无产阶级,干嘛不吃!不过你给我吃这些好东西,我怕是要先甜后苦啰!到了朝鲜,你能保证我们的战士不饿肚子,我就给你烧高香了。”

一顿饭,宾主尽快,但彭德怀心中始终忧虑即将带兵进入朝鲜的任务,有些食不知味。

毛岸英

首战告捷,高岗来朝鲜探望

10月25日,彭德怀指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,将美国为首的“联合国军”以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,从鸭绿江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。虽是一场小胜,但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,大家都很高兴。

第一次战役结束后,敌人的地面进攻暂时停下来,但是飞机比往日多了好几倍。这些成群结队的飞机不间断在北部地区轰炸,给志愿军后勤运输造成了极大困难。志愿军采取了两种措施,一是披上草绿色伪装,二是昼伏夜行。

正值冬日,山里冬天黑得更快,大榆洞铁皮木板房里就点了蜡烛。屋子里,彭德怀正在看毛岸英刚刚整理出来的关于节约粮食和弹药的报告。看完在报告上批示:请洪副司令员阅处。

他摘下老花眼镜,对一边的毛岸英说:“这个报告写得不错,很有见地。”

毛岸英看彭总处理完工作,端出棋盘说:“彭总,上次输你一盘棋,闹得我几天都睡不好觉,今天再杀几盘如何?”

彭德怀没有正面回答毛岸英,而是说:“文武之道,有张有弛。你找时间思考问题,也得给对方思考的时间,别把麦克阿瑟(美国在朝鲜战场的总指挥)给逼红眼了,愣跟你玩邪的。下次战役,要把麦克阿瑟这条老狗打趴窝,打得他再也爬不起来!”

毛岸英摆好棋子,说:“那是那是,我们要把麦克阿瑟的总攻势打成总退却。”

彭德怀拿起一枚棋子,说:“岸英!我们在国外打仗,远离后方,粮食和弹药成了一个大问题。所以,下一次战役部队仍然不能往南深入太远,我们现在的运输能力也不允许我们深入太远,还是用毛主席的战术‘诱敌深入,聚而歼之’比较稳妥......”

彭德怀和朱德下棋,邓小平观棋

毛岸英:“彭总,你这哪里是在下棋,你是在研究战术啊!”

彭德怀爽朗的哈哈大笑,笑声传了老远:“老夫想跟麦克阿瑟下一盘棋呢!我们先退一步,把他引过清川江这条界河,然后士相卒齐上,车马炮配合,打他个措手不及!”

志愿军总部就没有清闲的时候,第一场战役刚刚结束,又投入准备和制定第二次战役的工作中。就在这时,高岗从沈阳到朝鲜来看望彭德怀和志愿军,并带来一批中央的慰问品。

上个月才刚刚见过,但彭德怀在境外见到来自祖国的战友,还是很高兴。

见了面,彭德怀主动握住高岗的手,笑着说:“高老板,几日不见,你脸上的坑怎么又多了起来,是操心我们的后勤运输吧?”

王稼祥、刘少奇、高岗合影

第一顿饭,指挥部食堂多加了两个菜,算是为高岗举行的“欢迎宴”。高岗一落座就感慨万分地说:“老彭,你还是不服老哟!中国与美国作战,那是以弱对强,以土对洋。你指挥打这一仗不容易,我从内心里佩服呢!”

彭德怀纠正说:“千万不要这么说,不是我指挥打这一仗,而是毛主席指挥打这一仗。毛主席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军事家,以弱胜强是他的拿手好戏,而朝鲜战争正是一场真正的以弱胜强的战争。”

高岗立即赞同说:“哦,对对对。不过,你是具体指挥。毛主席说,志愿军打败美军,靠的是一股气,美军不行,钢多气少。”

彭德怀拿起筷子给两人夹菜,并说:“我们是气多钢少,若是气多钢也多,那可不得了。要是有飞机、坦克和足够的汽车,我可以一气追到南朝鲜去!现在是靠两条腿,追不过美军的汽车轮子,他们跑得好快哟!”

看着面前的菜,彭德怀继续说:“老高,委屈你了!这里条件太差,我拿不出海参、熊掌招待贵客啊!”

高岗哈哈大笑,说:“你老彭爱开玩笑,不提它了,不提它了,情况不一样嘛!在战场上能吃到土豆炖猪肉,相当不错了。”

鸭绿江封冻了,我们可以施展手脚

高岗来到朝鲜才有了切身体会,志愿军的生活真是艰苦,比红军当年在陕北时的情况还要困难,他心中也很受震动。作战才刚刚开始,寒冷和饥饿就成了大问题,总部尚且如此,前线的情况想必更恶劣。

彭德怀扒了一口饭,说:“我这里海参、熊掌就不要了,这熊掌像烧焦了的猪蹄似的,没有什么吃头。我看你还是多搞些炒面,不要让前方的战士老吃生土豆和生玉米。”

高岗突然就笑了,说:“提起炒面,我可是冤枉啊!有人在传,毛主席给我打电话,让多给志愿军送点好面,说我高岗在电话里没听清,把好面听成了炒面。所以战士们就天天吃炒面。”

一边说,高岗还念起了战士编的顺口溜:“白面大米不见面,高粱小米靠边站,蔬菜肉食不用提,炒面拌雪天天练。”他无奈地抱怨:“其实炒面是李聚奎部长提出来的,也是经过你彭老总同意的呀!”

彭德怀听完扑哧就笑了,说:“看来,你高麻子替我背黑锅啰!虽然炒面吃多了倒胃口,还是起了大作用嘛!炒面是志愿军的主要野战口粮,飞机到处轰炸,没法生火做饭,炒面不怕冻、不怕干、易保存,功不可没哟!当年拿破仑指挥部队,翻越阿尔卑斯山打到意大利,部队不就是携带这类干粮。”

志愿军吃炒面

高岗感叹道:“老彭啊,坐在国内体会不到,我到朝鲜才发现,在国外打仗困难太多了,语言不通、人地生疏、天寒地冻,物资运输、通讯联络都是问题。”

彭德怀:“我看这场战争主要是打后勤,志愿军要进行什么样的作战,要打多长时间,能获得什么样的战果,要取决于后勤保障能力,取决于大后方供给。战士有三怕:一怕没饭吃,二怕无子弹打,三怕负伤后抬不下来。”

高岗:“粮食和弹药都没有问题,特别是弹药够你用的。咱们在沈阳有个兵工厂,最早是张作霖建的,后来日本人又进行了扩建,好大的一片呢!就是运输太难了,朝鲜境内的桥梁大多被炸断了,有的没有炸,可飞机盯的紧,不时过来扫射扔炸弹。”

彭德怀接过话:“《孙子兵法》上说‘军无辎重则亡,无粮食则亡,无委积则亡。’老高,你的任务不轻哟,前方所需的武器、弹药、车辆、粮草、被服、担架等等,都得一样一样准备好。”

朝鲜战场上担架抬伤兵

高岗:“下一步可能会好一些,鸭绿江封冻了,我们可以施展开手脚,除了用火车、汽车运之外,还可以用大轱辘车拉,哪怕马驮人背,也要把粮食弹药送过来。”

彭德怀:“除了炒面之外,最好能搞一些熟食和蔬菜来。”

高岗:“没问题,我一定想办法。”

高岗这次来朝鲜,除了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和了解前线的后勤供应情况外,还和彭德怀商讨了中朝联军的统一指挥问题。朝鲜人民军借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后的空隙时间,搞一次整编扩建,后期中朝联军就可以并肩抗击侵略者了。

两人这一聊,时间过得非常快。

彭德怀视察阵地

高岗问起毛岸英的情况

冬天的太阳升得晚,铁皮木板房刚刚镀上一层金黄色,毛岸英便穿着军大衣,拎着四个暖瓶去伙房打开水。突然,他的余光看见北坡上有个人,立即高声喊:“喂,你怎么从这边上山呀?”

那人听见了,也高声回答:“从这边上山快,也比较安全,敌机从南面飞来不容易发现。”

毛岸英提醒说:“你错了!敌人虽然在南面,但由于我们在南坡的防空火力强,所以敌机一般都迂回到北面朝南面轰炸。而且他们从北往南飞,就是被我们的炮火击中,飞行员还能掉回自己的阵地上。所以,从南坡上山更安全些。”

那人小跑几步,气喘吁吁地终于来到毛岸英身边,缓了口气,说:“没关系,洋鬼子有睡懒觉的习惯,敌机早晨一般不会出来。”

毛岸英担任翻译时的照片

毛岸英问:“你的块头够大的!听你口音是北方人,你是哪疙瘩的?”

那人回答:“他们都管我叫东北大汉。我是辽宁人,祖籍山东。”

毛岸英见那人背了一个包,又问:“你是做什么工作的?”

那人回答:“我是随军记者,我叫杨大群。”

毛岸英:“你过来这么早,有什么急事?”

杨大群:“给政治部送一篇稿子。我特意早一点过来,怕遇到敌机。”

毛岸英打了水,才领着杨大群去政治部。

高岗搞一切事务都办完了,忽然想起来毛岸英,于是问道:“老彭,听说毛主席的儿子也在这里,他怎么没来看我呢?”

毛岸英和外国人

彭德怀开玩笑说:“一个普通干部,工作那么忙,来看你干什么?你脸麻得像个核桃皮,有什么好看的!喂,毛主席让你给他捎什么信来没有?到朝鲜后,他很少接到来信,也很少给家里写信。”

高岗伸手搓搓脸说:“没有。喂,毛岸英在这里干啥工作?我来了怎么就没见过他?”

彭德怀:“这两天你不是见过他几回了嘛!”

高岗惊奇的问:“啥时候见过?”

彭德怀说:“我们早晨散步时,那个提着四个竹壳暖瓶到伙房打开水的人,他习惯每天早晨刚给作战室打开水。”

高岗:“哦,你说那个细高个小伙子,他就是毛岸英?你看,我都认不出来了。他比过去瘦多了,人也黑了。上次在沈阳匆匆见他一面,印象不太深刻。”

彭德怀和后勤司令部的人员合照

彭德怀:“毛岸英在作战室当翻译,工作很勤奋,听说他还想下部队带兵打仗呢!前几天他从民工和运输队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,整理出一份很详细的材料,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好,就交给分管后勤的老洪了。”

彭德怀脸上有赞扬的神色,继续说:“他说要利用鸭绿江封冻的这段时间,多运过来一些粮弹,把他们储存在我们身后能防空的地方。要加强对运输的防空措施,安排高炮部队重点保卫交通要道和桥梁。我和他坐下来谈了很长时间,对今后随着战争发展会出现的麻烦仔仔细细地捋了一遍。”

高岗:“运输问题,防空问题,是个很头疼的问题。入朝时三个团有七百多辆汽车,一个战役下来仅剩二百六十余辆。关键是我们的飞机上不了天,我们没有制空权呀!”

洪学智

彭德怀不管这些,说:“关于运输的事,你和洪副司令员再好好商量一下,不管怎么说,要想方设法保障部队有吃的、有打的、有穿的、有用的。你们两个麻子坐在一起点子就多了,还怕想不出来一个好办法来!”

半年后,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,洪学智被彭德怀赶鸭子上架,极不情愿地当上了后勤司令。洪学智想搞前线工作,但彭德怀认为他更适合后方工作。

后来事实证明,洪学智在后方的工作极有成效。1951年10月,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政府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时说:“这枚勋章应该授给两个麻子,前方的洪学智同志,后方的高岗同志......”